內容摘要: 摘要: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的整合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保證,是學校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探討信息素養的內涵,分析了影響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誤區,著重探究了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摘要: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的整合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保證,是學校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探討信息素養的內涵,分析了影響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誤區,著重探究了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信息素養;大學英語教學;提升;策略 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我國大學英語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者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該環境應能支持實現情境創設、啟發思考、信息獲取、資
內容摘要:
信息素養 信息意識 信息能力 大學英語教師
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是新技術革命中教育信息化改革成功的關鍵。本文以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兩大方面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希望能為大學英語教師提升信息素養提供幫助。
信息素養 信息意識 信息能力 大學英語教師
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是新技術革命中教育信息化改革成功的關鍵。本文以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兩大方面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希望能為大學英語教師提升信息素養提供幫助。
0引言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類在進化;觀念在更新,世界在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科學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個人電腦為操作工具,互聯網為運行平臺,數字化為技術特征的信息化時代。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明確提到:“大學英語課程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進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英語教學。”在這樣的教學要求下,大學英語教學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信息技術革命促使外語教學法進入了一個后方法時代:當代信息與交流技術(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下文簡稱ITC)的發展在全球引發了教育信息化熱潮。在這種宏大背景之下,人類社會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變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外語學界也不例外,英語教師更是首當其沖。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以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
“信息素養”這一概念從圖書館檢索技能發展演變而來,對其進行的系統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如今,信息素養已成為國內外現代教育技術專家重要的研究課題。Zurkowski(1974)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養”的定義,他強調信息素養是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普遍認可的“信息素養”的定義是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在其發表的信息素養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養是人們能夠充分意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能夠獲取、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能力。
1理論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的理念,始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克林頓政府宣布,“美國將實施一項永久地改變美國公民的生活、工作和溝通方式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柯有安,2007)。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不但是“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的倡導者、也是這個術語的創始人之一、更是美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計劃的堅定支持者。(Eliot,1994/2007)
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總統克林頓根據“美國總統信息技術咨詢委員會”(President’sInformationTechnologyAdvisoryCommittee)的調查建議,從美國信息戰略發展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加大了政府投資的力度,支持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軟件開發方面的長期技術研發工作(TheWhiteHouseofthePressSecretary,1998)。新世紀以來,“信息高速公路”理念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傳播與認可,并極大地促進了全球信息化的傳播與發展,信息時代的一個顯著標志是,作為一個新元素,信息已經和物質、能量一起,構成了自然界三大要素,“相應的有三類學科:物質科學、能源科學和信息科學”(郭廣燦,2005:116)。信息化對于新時期外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顯然是一個挑戰。
2大學英語教師提高信息素養的必要性
面對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的學生群體,作為語言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已成為當前教育信息化改革成敗的關鍵。許多研究表明:具備良好信息素養的英語教師能有效地將ICT與英語教學結合,創造真實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促進語言的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信息素養被認為是21世紀重要的能力(criticalliteracyforthe21century)(Bruce2008:7)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實現教育興國的國策,增強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2002年以來,教育部分別啟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擴展項目”,旨在整合優質教學資源,鼓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這兩個教學改革項目明確提出了“立體化”、“分級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改革思路。因此,無論是從教學改革發展和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角度,還是從教師自身發展需要的角度,信息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
3大學英語教師信息能力的內涵
Doyle(2008)在《國家信息素養論壇最終報告》中指出,一個具備信息素養的人應該具備分辨、獲取、評價、組織、整合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余勝泉(2004:18)指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識別和獲取信息、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創造和傳遞信息的能力。”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師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它可細分為以下五種類型的信息能力:獲取、處理、整理、溝通和研究精神。
3.1獲取能力:是指運用ICT獲取大學英語教學資源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檢索和下載。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大量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資源,如何快速、高效、準確地獲取這些資源是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掌握的信息能力。Google并非只是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它還是一個資源檢索工具、語言學習工具、詞典、資源庫,更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老師,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掌握Google的高級搜索技巧。
除此之外,大學英語教師還必須學會通過一些專題性教學資源網站和一些相關軟件或工具獲取并下載相關英語教學資源。
在園本培訓中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在園本培訓中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作者:費世津單位:靜安區威海路幼兒園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把信息技術教育作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各種方式對全體中小學教師進行一輪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培訓。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的同時,加強幼兒園教師教育信息素養、順應教育信息化潮流,對幼兒園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 信息素養,是指人們對各種信息的認識能力,以及他們在信息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的綜合素質。它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思維、信息手段、信息倫理道德等內容。園本培訓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以針對性強、靈活可操作的優勢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靜安區威海路幼兒園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兒園,信息技術應用在全區幼兒園中處于領先水平。隨著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被廣泛運用于日常教學活動,我們發現教師拍攝的數碼影像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eolj.com.cn),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