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南京的工作實踐,介紹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的思路和流程、網絡資源配置和共享的措施、工程實施方案研究的要點、一般控制要求、延伸進行開發用地規劃等內容,并針對做好用地規劃與控制工作提出總結性建議。
關鍵詞 軌道交通 線網 用地規劃 資源共享
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在我國發展很快,部分大城市相繼建成了一批軌道交通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各城市都充分認識到做好軌道交通前期規劃,尤其是用地規劃與控制的重要性。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3]81號),明確要求各城市做好城市軌道交通用地規劃與控制工作。
用地規劃與控制是對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必要支持和有效延伸,有助于提高線網的可實施性,起到穩定線網的目的。對線網進行沿線土地規劃與控制,預留走廊和用地,防止新建建筑物的侵占,可有效降低軌道交通的建造成本,減少軌道交通對兩側建筑物的影響。有條件者還應對線路沿線土地利用進行調整,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并為軌道交通的建設預留開發用地。
結合南京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諸線(共計7條線),開展預可行性研究及用地規劃與控制的實踐,并參考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經驗,談一下本人對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用地規劃與控制的幾點認識。
1線網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的思路和流程
在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完成后,對線網各線進行用地規劃與控制一般可與各線預可行性研究結合進行,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兩階段、三步驟”。
“兩階段”是指按預可行性研究、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兩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研究的側重點、解決的主要問題不同,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是進行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的前提。預可行性研究階段主要確定各線的工程規模,各線的客流量將是“預可”研究的最主要依據。客流量的預測與分析則取決于線路走向和車站分布,以及線路沿線的城市發展規劃。根據各線客流情況,從總體上對線網各線的把握,首先需要進行各線系統選擇、車輛選型與編組的研究,確定各線的運輸能力。
“三步驟”是指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階段基本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各線的工程實施方案。在“預可”方案的基礎上,深化各線工程方案研究,確定各線運營設備系統方案,重點研究與用地控制直接相關的線路車站、車輛段、交通樞紐等的規模、布置和實施方案。
第二步,開展沿線用地規劃。在各線工程實施方案基礎上,根據確定的用地控制范圍,進行各線沿線用地規劃工作。
第三步,進行沿線用地控制。根據完成的各線沿線用地規劃成果,通過切實可行的措施(如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管理條例》等),對沿線用地進行嚴格控制和落實,確保用地規劃的實效。
在進行線網中多條線路的用地規劃和控制時,需要選定一家有經驗的總體單位,從線網全局上進行研究的策劃和總體的把握,并承擔協調管理的工作,確保各線的研究方案、用地控制滿足線網的總體規劃。
2線網運營設備系統的配置和資源共享
線網各線運營設備系統將直接影響各線工程實施方案及用地規劃與控制,系統資源配置不能單從一條線的角度來考慮,而應從線網全局上對各線運營設備系統進行統一配置和總體策劃,以方便未來的運營管理,盡量實現網絡資源共享,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
線網運營設備系統配置中的資源共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車輛選型系列化
同一客流規模的線路盡量選用相同的車型和合理的編組,便于各線之間車輛的調度和相互支援,以及車輛維修等接口設備的統一。如南京線網根據遠期客流,確定4條線采用A型車,其余線路均采用B型車。
2)設備系統協調一致
統籌考慮、協調各線設備系統研究,使各條線路設備系統的配置最大限度地趨于一致或相近,能夠相互通用,達到資源共享,并方便未來全線網實現綜合自動化管理。如南京線網各線供電系統均采用集中供電制式和直流1500V架空接觸網;通風空調系統從壓縮車站規模、節能和安全考慮,推薦采用屏蔽門系統或新型集成系統;信號系統推薦采用基于通信的移動閉塞ATC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推薦采用“一卡通”。
3)控制中心共享
控制中心是運營指揮、防災救災的調度管理中心。兩條或兩條以上線路合建控制中心,共用中心設備和預留接口、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是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的重要措施。如南京線網基本確定珠江路、南京南站、江北浦口3個控制中心的位置,滿足遠期線網的控制要求(見圖1)。
4)車輛維修設施共享
車輛段及停車場是車輛維護、檢修、停放的場所,需要配備較完整的維護保障設備體系,但一條軌道交通線路的任務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會造成設備的利用率低下。這就要求從線網全局上統一籌劃,對各個車輛段進行功能分工,通過線路之間聯絡線的有效設置,實現各線之間車輛段的共用,尤其是投資較大的廠、架修設施的共享。有條件的線路可以只設停車場,滿足車輛停放和定修、月檢、周檢的功能。如南京線網通過協調,初步確定4個大架修基地進行用地控制,滿足遠期整個網絡的維修需求(見圖1)。
5)主變電所共建
作為向軌道交通運營系統供電的集中電源,主變電所的設置也應從線網全局上考慮,根據各線的主變電所分布方案,兩線交叉處附近的主變電所盡量實現共建,從而有效地減少建設用地和工程投資,這也是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重要措施。如南京線網根據各線供電系統方案,7條線共確定16個主變電所,其中4個主變電所共建(見圖1),實際建設12個主變電所。
3線網工程實施方案研究要點
在線網構架和各線預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各條線路的系統要求、功能要求及技術要求,進行各線工程實施方案研究,是進行用地規劃與控制的基礎與前提條件。除了做好每條線的研究外,各線之間的接口方案(如換乘站、聯絡線等)也是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