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形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教書育人、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的良好教風,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為目的,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為依據,以“外塑形象,內強素質”為工作重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師德教育活動,使全體教職工進一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依法執教、以德治教的正確理念,積極創建民主、平等、和諧、誠信、愉悅的師生關系,努力建設一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師隊伍,為實現我校持續、健康、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力求達到以下目標:
1、使全體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和教育觀,增強從事教育工作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初步形成“一心一意謀事業,聚精會神練內功”的良好教風。
2、在全體教職工中形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教書育人,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的崇高師德風尚。努力使教師成為公民道德的楷模,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3、力爭使廣大教職工具備現代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正確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職業形象,多元的知識結構,完善的能力結構,健康的心理素質。
三、工作重點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學校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校長金松武負總責,書記張敏瑤為師德建設活動的具體負責人。領導小組將定期制定各階段師德建設活動的計劃和措施,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及時。
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師德建設重在宣傳,貴在堅持。要充分利用校園網、
廣播、師生大會等大張旗鼓地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做到“常宣不懈”。要
善于發現和挖掘身邊的師德典型,并做好學習和宣傳工作。從而形成教師注重師表,學生尊重教師,家長配合學校的良好氛圍。
3、加強培訓,取得共識。學校把師德培養納入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計劃,把師德建設與教師的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舉辦各種教師職業道德理論培訓,對教師進行以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思想理念、道德品質為核心內容的教育,不斷提高教師對師德建設的認識,變他律為自律。
4、求精求細,注重實效。要堅持師德底線要求,從當前實際出發,從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共性問題入手,從教師的基本行為抓起,逐步提高師德水平。
①嚴格執行《常州市八要十不》規定,防止發生有違師德的行為。
②規范教師儀容儀表,樹立教師良好形象。
③搞好辦公室、教室、包干區衛生,營造干凈、整潔的工作生活環境。
5、搭建平臺,凝心聚力。學校將根據實際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各種主題突出、喜聞樂見的活動,為教師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以達到寓教于樂、凝心聚力的效果。
6、完善機制,科學考評。加大教師職業道德檢查評估、綜合考核的力度。學校根據《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明確要求,制定具體的崗位職責,引導教師自覺履行。完善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將評價結果存入個人檔案,作為教師聘任、晉升、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對師德高尚、業績卓著的教職工予以表彰和獎勵,在同等條件下,在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優先予以考慮;對師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做待崗處理,且不得享受此后兩年內的各類各級榮譽表彰。健全監評機制。學校成立由學校領導、在職教師、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師德建設督導小組,及時了解教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經常對師德建設情況進行督查,并將師德問題同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結合起來,從而增強師德建設工作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四、活動安排
1、開展師德專題培訓及承諾活動,簽訂《教師師德建設承諾書》。(8月份)
2、利用學校校園網、電視臺、師生大會等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舉行“讓教育充滿愛”簽名儀式。(9月份)
3、發揮校長信箱的作用,向社會公開“師德監督電話”,廣泛聽取社會、家長、學生對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接受社會監督。(9月份)
4、制定本年度《師德工作計劃》和《師德建設活動方案》。(9月份)
5、組織開展“我眼中的教師形象”大討論,規范教師儀容儀表,樹立教師良好形象檢查。(10月份)
6、討論制定“師德標兵”、“文明辦公室”評選辦法。(10月份)
7、168愛生行動----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報告會。(11月份)
8、“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主題教育活動,(11月份)
9、評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12月份)
10、教師撰寫自我剖析及師德總結材料,學校對每一位教師的師德進行考核,對測評結果認真進行數據匯總分析,并嚴格獎懲。(1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