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寧寧,張玉鳳,張紅霞,譚金鳳,謝洪哲,姚書忠,莊廣倫,牛剛,黃建昭,何勉
探討子宮內膜異位早期種植的相關基因,特別是與早期種植相關的血管生長基因。采用裸鼠人子宮內膜皮下種植的方法,建立裸鼠人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在種植后14d,取出成模病灶與未種植內膜進行CSC-GE-80基因芯片篩查比較。在基因表達譜中最有顯著性上調基因50個,最有顯著性下調基因47個,包括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變化,其中生長因子受體結合蛋白10(growthfactorreceptor-boundprotein10,Grb10)與丁酸鹽反應因子1(butyrateresponsefactor1)中表皮生長因子(EGF-responsefactor1)上調明顯,下調明顯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7(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7)。通過基因篩查我們初步考慮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0(growthfactorreceptor-boundprotein10)有可能參與早期異位內膜的血管生長。
子宮內膜異位癥;早期種植;裸鼠模型;基因芯片;血管生長
子宮內膜異位種植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在我們前期的研究中,通過裸鼠進行人子宮內膜的異體異位種植,我們發現血管生成及其相關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異位內膜的早期種植與生長的過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2]。但子宮內膜異位種植的早期,究竟是哪些基因發生變化或者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作用,仍不十分清楚。我們擬通過基因芯片篩查種植在裸鼠的人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為早期的種植相關基因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
由中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SPF級飼養BALB/c裸鼠,雌性,體質量17~21g,實驗過程飼養在清潔環境,(溫度:22~24℃,濕度:45%~70%,12h黑白交替),每1只放1籠,共5只,飼養予以滅菌的水與飼料,每周添加雞蛋、葵花籽以增加蛋白質等營養的攝入。
1.2人子宮內膜組織的獲取
子宮內膜取自子宮腺肌癥伴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2例,年齡分別為43與47歲。手術前6個月未進行激素類藥物治療,在進行全子宮切除后立即進行內膜組織的刮取,種植前部分內膜進行HE染色組織病理分析。取材后將內膜無菌保存在德氏改良基礎培養基(Dulbcco′smodifedeaglemedium,DMEM)培養液中,一部分剪成3mm×3mm大小,另一部分繼續剪成0.5mm×0.5mm碎屑液,診刮后60min內完成皮下種植術。兩例患者術后病理均提示子宮腺肌癥,分泌期子宮內膜。
1.3BALB/c裸鼠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模型建立
詳細方法參照參考文獻[1]進行,子宮內膜裸鼠皮下異位種植14d成模后取出進行檢測。
1.4主要試劑
Cy3熒光素標記的單克隆抗α-平滑肌肌動蛋白抗體(Cy3conjugatedmonoclonalanti-α-smoothmuscleactinclone,1∶400)購自英國Sigma公司;FITC熒光素標記單克隆羊抗兔抗體(1∶200)購自購自美國SantaCruz公司。DMEM培養液購自GiBco公司。TrizolReagent購自LifeTechnologies公司。QiageneRT-PCR、Qiagene快速PCR純化試劑盒購自Qiagene公司。AmbionmessageAmpaRNA試劑盒購自Ambion公司。CyScribecDNA熒光標記試劑盒購自Amersham生物制藥技術有限公司。基因表達譜芯片CSC-GE-80由深圳微芯公司提供。
1.5種植病灶的基因芯片檢測
1.5.1總RNA提取保護液中保存的小塊新鮮組織采用Trizol的方法進行提取與微量擴增、純化,把所得到的cDNA真空抽干至體積小于8μL,并保存在-20℃。接著RNA的擴增aRNA的純化參照試劑盒進行,將aRNA樣品于-80℃存放,取5~20μg進行反轉錄標記。
1.5.2探針標記與芯片雜交探針標記采用aRNA10μg,secondroundprimer1μL,SpikeRNA2μL,DEPCwater加至10μL,70℃5min變性,然后冰上冷卻后,采用Buffer4μL,0.1mol/LDTT2μL,dNTPmix1μL,dye-dCTP1μL,RibonucleaseInhibitor1μL,RT1μL,42℃連續2h,反應完畢后,用2μL0.5mol/LNaOH,處理后,然后用將pH值調為中性。采用QIAquickPCRPurificationKit純化按照說明書進行。
芯片雜交通過將玻片放入片夾,將片夾放入染色缸,置于搖床上于室溫緩慢搖晃20~30min,甩干與干燥,將標記好的探針(Cy3/Cy5)按等量混勻(各50pmol/L),抽干后,按順序加入下列試劑:雜交緩沖液7.5μL,甲酰胺15μL,加滅菌水至總體積30μL;離心,95℃水浴5min,立刻置于冰上1min,與樣品結合,蓋上蓋玻片,42℃孵箱中16h。迅速放入另一個預先盛有200-250mL預熱至55℃的洗脫液I染色缸中,將染色缸置于搖床上于室溫緩慢搖晃20min;取出片夾,再重復洗滌,干燥。玻片完全干燥后,放入掃描片夾中,利用掃描儀(GenerationⅢarrayscanner,AmershamPharmacia)進行掃描;掃描后將圖像轉化為基于熒光強度的數字信號(Imagequant5.0;ArrayVision6.0),隨后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