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煤礦的不斷發展,離退休人員這一隊伍逐漸壯大,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是新時期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加強離退休黨支部的建設、發揮離退休黨員的余熱作用,對維護礦井改革發展的穩定大局,構建和諧礦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健詞: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構建;和諧;礦區 隨著煤礦的不斷發展,離退休人員這一隊伍逐漸壯大,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是新時期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離退休黨員把他們畢生的精力獻給了礦山,雖然現在這些老黨員退了下來,但他們是黨的寶貴財富,如何發揮這些黨員的余熱作用,對于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維護改革發展的穩定大局,構建和諧礦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突出服務,切實落實“兩項待遇” 要充分認識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把離退休黨支部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一部份,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需要。我認為要把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納
文章標題:以人為本加強和諧管理與時俱進構建和諧礦區
以人為本加強和諧管理與時俱進構建和諧礦區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黨的科學理論、偉大實踐的重大突破與創新。煤礦企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重要的任務。下面,我想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就如何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管理,
構建和諧礦區,談幾點看法:一、充分認識加強和諧管理、構建和諧礦區的重要意義(一)構建和諧礦區既是和諧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又是適應國內外和諧文化的內在需求。建立平等、互助、協調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從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到近代的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對社會和諧都有過不少描述,但均未修得正果。從現代來看,經濟體制變革、社會結構轉型、發展進入新階段及政治思想領域的變化,對和諧社會建設提出新的任務和要求。從國際來看,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特別是近年來,國際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和復雜多變的環境,給和諧社會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給接軌國際先進管理提出了新的歷史課題。(二)構建和諧礦區既是實施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又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有效途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應該遵循的兩條重要原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想實施和諧管理,構建和諧礦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法治企、科學民主”的原則,充分尊重民意,鼓勵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到企業各項制度建設和執行中來,完善民主權利保障機制、收入分配機制等,積極實施陽光操作工程,努力營造一個民主法治的發展和工作環境,促進礦區實現公平正義。(三)構建和諧礦區既是繼承密切聯系群眾優良傳統的有效辦法,又是化解黨群干群矛盾的“良藥”。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構建和諧礦區的基本保證。職工群眾是和諧礦區建設的主體力量,只有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和諧礦區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誠然,在構建和諧礦區的過程中,因為改革發展等原因,也難免發生一些失誤,也難免觸及少部分職工的切身利益,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一切以大局為重,以群眾利益為重,真正將問題解決在基層,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四)構建和諧礦區既是適應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又是廣大職工的共同愿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職工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實行以人為本的和諧管理已經成為廣大職工的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他們迫切需要得到尊重、享有民主管理權利等,在這方面國內外許多優秀企業都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典范。實踐證明,建立在道德和文化之上的和諧管理是最先進的管理方式,實現了嚴厲的制度執行與柔性的人文關懷和體恤完美結合。二、對構建和諧礦區過程中不和諧因素的分析就我們煤礦來說,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許多不和諧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制度方面。少部分制度的制定沒有政策和科學依據,事前不調查,脫離實際,隨意性大,是導致職工產生抵觸情緒、直接影響干群和諧的重要因素。二是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少部分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浮漂,說的多、干的少,目標多、兌現的少;有的干部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高,善搞“一言堂”,不能傾聽、采納職工的意見或建議,辦事脫離實際;有的干部管理武斷,處理事情不講領導藝術,方法過于簡單。三是集體與個人利益方面。一些職工過分追求個人利益,不體諒企業長遠發展利益。同時也有些基層單位在二次分配中,分配制度不公開,分配隨意性大,甚至出現截留克扣職工工資、亂支亂花的現象,侵害了職工的正常利益。四是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還存在與文明建設、和諧建設格格不入的不良現象,例如職工不能用企業規章制度約束規范自己,行為不端。同時,還存在亂倒生活垃圾、私搭亂建房屋、礦區衛生環境較差以及流動吸煙、亂停亂放各種車輛等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三、加強和諧管理,構建和諧礦區(一)突出“創新、創優”,奠定構建和諧礦區的物質基礎。構建和諧礦區,物質是基礎,發展是保障,沒有物質、沒有保障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此,我們要圍繞全礦總體發展目標,大力推進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大力弘揚創優精神,鼓勵崗位創優、團隊創優、單位創優,千方百計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力量謀發展。今年要在產量、煤質、效益、成本、外出創業、招商引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原煤計效產量確保255萬噸,目標265萬噸;確保實現利潤4750萬元,目標5250萬元;確保實現外向、勞務收入5400萬元,目標5950萬元;特別是在煤質管理上下功夫,優化煤系開采布局,實行分井掛鉤考核,確保篩混煤質量達到4950大卡。使企業效益最大化,為構建和諧礦區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二)突出“安全、平安”,加快本質安全型
[]
礦井建設。安全是發展的最基本保障,是構建和諧礦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安全的穩定,就不會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就不能實現和諧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安全發展,加快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強化“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的“三基”工程建設,扎實開展崗位行為規范教育“延伸遞進”活動,全面推行職工“十有”規范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安全軍訓。積極推
進科技和管理創新,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裝備水平,從根本上提升礦井防災抗災能力。加大職工安全培訓力度,提高職工整體素質。爭取提前建成本質安全型礦井。(三)突出“公平、公正”,營造公平正義的管理環境。在制訂企業規章制度方面,要科學合理,有政策依據,不能太多太濫,更不能輕管理、重罰款;要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制度一旦定下來,就要嚴格執行,減少隨意性。在選人用人方面,要繼續推行和完善公開招聘的力度,讓更多思想品質好、工作上有本事、群眾公認的同志走上領導崗位。在民主管理方面,要充分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落實和保護好職工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審議權和監督權,重大規章制度、重要改革政策要經職代會審議通過;要進一步完善企務公開、黨務公開制度,明確公開內容,創新公開機制,規范公開程序,真正提高公開工作的實效性,提升黨員群眾的滿意率。(四)突出“文化、文明”,全力打造具有龐莊特色的和諧文化。打造和諧礦區文化,關鍵在于職工素質的培養。要堅持用和諧文化引領和諧礦區建設,使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重要價值取向。要大力倡導人際關系融洽、各種群體相互理解、企業愿景普遍認同的和諧理念,建立起具有調節利益、增進融合、凝聚力量、推動發展的龐莊煤礦特色和諧文化。要以爭創集團公司二星級文明礦為契機,廣泛開展以和諧為特色的文明創建活動,推動文明創建向以人為本、體現關愛等主題延伸,不斷提升職工隊伍整體形象,促進人文環境和諧。(五)突出“黨群、干群”關系,全面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七次全委會的重要講話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勢下密切“黨群、干部”關系的有效載體。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尤其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心系群眾、服務職工,時刻擺正自己和職工群眾的位置,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增強創業創新創優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我礦創業發展推向前進。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確保集團公司和礦黨政的規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和執行。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規定,自覺接受黨組織、黨員和群眾的監督。要秉公用權、廉潔履職,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業的各項規定。(六)突出“惠民、利民”,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構建和諧礦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職工最盼望的事情上贏民心,在職工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上見真情,在職工最想辦理的事情上抓落實,量力而行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要在企業效益增長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職工的收入,確保我礦2007年在冊職工收入同比增長不低于10%。要加強對“兩堂一宿”管理工作的檢查監督,確保職工享受到優質的生活服務。要積極改善三井工人村的水、電等設施,積極為職工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搞好礦區道路的建設工作,真正做到方便于民。要有步驟地對職工單身宿舍、休閑場所進行改造,進一步提升廣大職工的工作和生活質量。要逐步改造基層單位職工活動娛樂室,適時在三井增加職工文體活動娛樂場所。通過不懈努力,把礦區建設成為職工生活明顯改善、職工安居樂業、穩定和諧的新礦區。
《以人為本加強和諧管理與時俱進構建和諧礦區》來源于,歡迎閱讀以人為本加強和諧管理與時俱進構建和諧礦區。
內容摘要:
師生關系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社會環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學變量,其性質與水平影響著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并對學生個性發展產生極其重大的作用。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師生關系包括師生倫理關系和師生情感關系。
師生關系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社會環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學變量,其性質與水平影響著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并對學生個性發展產生極其重大的作用。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師生關系包括師生倫理關系和師生情感關系。以人為本;師生關系Therelationofteacherandpupilisakindofsocialmilieuofeducationteachingactivity,is1veryimportanceof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eolj.com.cn),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