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目的分析新形勢下部隊醫院護理隊伍的人員構成發生變化,為確保急救護理質量,提高護士素質。方法講解評判性思維相關理論知識案例分析及護士急救護理預案,培養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進行書寫學習日記,創造自覺性實踐評判性思維的臨床護理氛圍。結果急診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明顯提高。結論具備評判性思維是當前軍隊醫院急診護士臨床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急診護士的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具有現實意義。
目的分析新形勢下部隊醫院護理隊伍的人員構成發生變化,為確保急救護理質量,提高護士素質。方法講解評判性思維相關理論知識案例分析及護士急救護理預案,培養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進行書寫學習日記,創造自覺性實踐評判性思維的臨床護理氛圍。結果急診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明顯提高。結論具備評判性思維是當前軍隊醫院急診護士臨床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急診護士的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具有現實意義。
急診,護士;評
內容摘要:
文章綜述了評判性思維在護士臨床工作中應用的現狀,發現護士應用應用評判性思維處理問題的現象很少,分析出學歷、人格特質、臨床教學、臨床培訓是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指導護士在發展優質護理服務時,更好地發揮評判性思維的能力。
文章綜述了評判性思維在護士臨床工作中應用的現狀,發現護士應用應用評判性思維處理問題的現象很少,分析出學歷、人格特質、臨床教學、臨床培訓是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指導護士在發展優質護理服務時,更好地發揮評判性思維的能力。
評判性思維;影響因素
“critical”源于希臘文“Kriticos”,意即“基于標準的有辨識能力的判斷”。評判性思維貫穿于人類的問題解決、決策、推理性質詢和專業實踐中,被確認為知識發展、專業實踐和公眾教育的重要因素[1]。美國護理學院協會和全美護理專業認證委員指出,進入21世紀后,評判性思維能力將成為護理人員的基本核心能力,它是護士進行獨立的和有效的臨床決策的基石。評判性思維對臨床工作中的醫務人員在決策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將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相關綜述如下。
1評判性思維的概念
1.1美哲學學會1987年在Facione[2]的引領下,對評判性思維做出了較為統一的定義:評判性思維是基于對證據、概念、方法、標準以及背景的綜合考慮而形成的一個有目的的、自我調控的判斷過程,以對事物做出正確的闡明、分析、評價、推論和解釋。
1.2護理學科中評判性思維的定義是對護理問題解決方法的反思和推理過程,用來決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3]。其中包括護理者的態度、技能、專業知識、經驗及標準等部分。
1.3目前臨床護士多由于機械地注重處理醫囑,完成護理操作等任務,有一定的從屬性、依賴性,缺乏探索精神,評判性思維在臨床工作中很少被應用到。
2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因素
2.1學歷: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隨著學歷的增加而增長,學歷層次越高的護士所具有的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越強,更能適應社會護理專業人才的需要,因此要根據學歷層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4]。但我國目前還不能完全分層次使用護士,不同學歷層次的護士常擔任相同的護理工作[5],因此各層次均需加強評判性思維的培養。
2.2人格特質:護士的人格特征也是影響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人特特征中的精神質、積極和消極應對方式是評判性思維的影響因素,研究示精神質與評判性思維能力呈負相關[6]。性格較外向、樂觀、好交際的學生更為珍惜學習的機會,這種人格特質決定了他們善于自我控制,容易學習與接受新事物,能較好地適應環境[7]。這與曾佳鳳、胡榮等研究中示性格內向者在分析能力和認知成熟度方面優于外向者,面對問題時,內向沉穩的性格可能更能全面正確地認知、分析問題的觀點相反[8]。
2.3臨床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湯根芬.徐彩華的研究結果顯示[9]有意識、有目的的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可以使邏輯推理、解釋及論述的能力顯著提高,尤其是反思日記法、詢證護理教學法等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積極思考,收集信息并針對問題進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在臨床帶教中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十分重要。
2.4臨床培訓:新進崗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相對較差,在臨床上大多只是機械的執行醫囑,很難提高護理質量,臨床培訓是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國外注重在臨床實踐中利用案例情景提高護士的反應和臨床推理能力[10],國內鄧友芳等[11]采取分級培訓的方法對護士進行培訓:結合臨床實踐,指導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
2.5閱讀習慣有調查研究結果示有閱讀習慣的學生的評判性思維的總分及開放思想、系統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和認知成熟度方面得分均高于無閱讀習慣的學生,呈正相關關系[12]。
3評判性思維的特質
評判性思維態度傾向性調查表~中(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VersionCTDI-CV)[13]由英文版翻譯后經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彭美慈等兩岸四地的護理教育專家評定修改后制定。該測量工具包括七個維度:即尋求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認知成熟度。各維度得分存在差異性。各維度得分大于40分的有開放思想、分析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認知成熟度,為正性的特質表現,表明護生有這方面的評判性思維意向。求知欲在各特質中得分最高[14],但在尋求真相和系統化能力方面得分小于40分[15],這與張艷等的研究中示護生的評判性思維系統化能力、尋找真相傾向相對較弱相符,但與開放思想傾向相對較弱的觀點相反[16]。通過對評判性思維的調查研究,分析各維度的現狀,對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內容摘要:
精神科新目的探討精神科新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方法利用循證護理系統性提問對新護士開展精神護理案例學習,培養識別臨床推理的評判性思維技能,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回顧性對比,時間為12個月。結果新護士入醫院12個月培訓結束,新護士和帶教老師雙向教學評價、評判性思維能力量表評分結果有顯著性差異,各值均P<0.05。結論通過讓新護士圍繞案例來思考,鼓勵和啟發她們對案例評判性思考,并提出相關問題,起到激發思維、培養質疑和探究精神的作用,從而提高臨床教學中“教”的質量和“學”的效果。
精神科新目的探討精神科新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方法利用循證護理系統性提問對新護士開展精神護理案例學習,培養識別臨床推理的評判性思維技能,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回顧性對比,時間為12個月。結果新護士入醫院12個月培訓結束,新護士和帶教老師雙向教學評價、
本文來自 精品文庫網(www.oeolj.com.cn),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